無錫新傳媒
首頁 > 新聞中心 > 民生資訊 > 正文

如畫美景里,垃圾桶如何設置?市民游客自覺遵守“無痕山林”原則

2022

10/14

09:31

來源

無錫日報

分享

  “十一”假期,在“家門口”與大自然親近的人們發現了些許不協調——垃圾箱在戶外美照里頻頻露臉,不太美觀;部分熱門景區的垃圾桶“滿溢”,有市民呼吁景區增設垃圾桶。采訪中,還有不少受訪者持“無痕旅游”的觀點,他們認為,在蠡湖、惠山等范圍較大的濕地和山林景觀,就不應該設置垃圾桶,誰產生垃圾誰帶走。

  如畫美景里,垃圾桶到底如何設置?

  垃圾投放 忙閑不均

  疏林透湖后的蠡湖風景區,湖光山色秀出了“美麗無錫”。家住附近的王女士每天都要帶著孫子來游玩。當她在孫子最喜歡的一個休憩座椅上休息時,總覺得有點不舒服——原來一個垃圾箱就靠在座椅邊。王女士仔細觀察了一下,認為沿著步道設置的垃圾箱多了一點,最密集處不到30米就有一個,沒有必要。

  但國慶長假期間,這些垃圾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,不時有垃圾滿溢。在“最美露營地”——蠡園西側的蠡岸營地,每天中午路邊的幾處240升垃圾桶集中堆放點就會出現第一波垃圾投放高峰。從下午至晚上,每個垃圾桶都是“高位運行”。

  登山亦是備受市民歡迎的休閑活動,尤其是10平方公里的惠山景區已成為市民開展輕越野活動的最佳場所,每天有上萬人在20余條登山道上健身。但在多條山林小道旁,垃圾隨處可見,部分地點甚至形成了規??捎^的垃圾堆。有市民認為,應在山上遍設垃圾桶,減少亂扔的垃圾。

  合理設置 方便游客

  惠山古鎮景區文化總監金石聲認為,在濕地、山林等景區設置一定數量的垃圾桶是非常必要的,國家在《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》中規定:“垃圾箱布局合理,標識明顯,造型美觀獨特,與環境相協調。垃圾箱分類設置,垃圾清掃及時,日產日清。”惠山古鎮景區從山下到山上,遍布歷史人文景觀,要求游客拎著垃圾觀景肯定行不通。因此,即便是山上,也要合理設置一些垃圾桶和廢物箱,方便游客投放的同時,也要便于景區收集轉運。

  蠡岸營地相關負責人表示,經過“五一”和“十一”兩個假期,不少露營的市民已養成了垃圾不落地、文明旅游的好習慣,他們普遍認為“為了最美風景線,帳篷邊不宜放置大垃圾桶”,對于自己產生的垃圾可以多走兩步路,投放到幾十米外的集中收集點。

  疏林透湖后,蠡湖沿線增添了休憩座椅、直飲水等便民設施,提升了30座公廁、鍛煉場地的服務品質,百姓的美譽度進一步提升。蠡湖景區的相關負責人最近又忙著為廢物箱“選秀”,力求在設計上做出創意和美感,與美景相得益彰。此外,在人性化和細節上下功夫,今后遇節假日,景區將在部分區域增設垃圾桶和廢物箱,平日里則收回庫房。

  無痕旅游 保護自然

  10月1日,新吳區的一支登山隊來到惠山進行越野跑活動。跑著跑著,大家發現山頂附近有不少垃圾。于是,跑步者停下腳步,將垃圾裝袋帶下山(本報10月8日3版報道)。市路跑協會副會長蔣文豪認為,“無痕山林”原則應該是每個熱愛大自然的市民自覺遵守的。

  “無痕山林”作為一種戶外生活方式,最早起源于上世紀中期,旨在提醒人們在自然中活動時,關注并身體力行地保護與維護當地的生態環境,目前已在全世界戶外運動愛好者中廣為流行。“無痕山林”最核心的理念是對環境的尊重和最小沖擊,要求人們事前有充分的計劃與準備、在承受力范圍內的地點行走宿營、適當處理垃圾、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、減少用火對環境的沖擊、尊重野生動植物、考慮其他使用者等。

  蠡湖景區的工作人員在巡查過程中,常會向露營者倡導“垃圾不落地”。“無痕”的理念越來越為市民接受。蔣文豪表示,在惠山上清理垃圾難度大、風險高,有必要在登山者中廣泛推廣“無痕山林”理念,不讓垃圾“白了惠山頭”,最終讓惠山像生態保護區一樣不設垃圾桶。(記者 盧易)

Copyright(C) 1998-2022 wxr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蘇)字第00306號

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

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

<pre id="l0w69"><del id="l0w69"><menu id="l0w69"></menu></del></pre>

  • <span id="l0w69"></span>
    <table id="l0w69"><ruby id="l0w69"></ruby></table>

  • <p id="l0w69"></p>

    <table id="l0w69"></tabl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