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
09/08
10:01
來源
江南晚報
分享
記者昨天獲悉,從9月到11月,有60余部精彩之作,超100場演出走進劇場,話劇、舞劇、音樂劇、戲曲、親子演出輪番上陣,無錫正式開啟金秋演出季。
劇場“重頭戲”連連
7日晚,無錫大劇院同日有兩部重頭劇目開場——柏林國家歌劇院歌劇《麥克白》和東野圭吾舞臺劇《圣女的救濟》,兩場演出票早已“一搶而空”。尤其是《圣女的救濟》連演兩場,演出前一個月就已有“東野圭吾”粉絲團,早早盯著開票時間。“東野圭吾,這幾個字就是票房的保證。”無錫大劇院運營中心總監崔建彬表示,無錫觀眾對懸疑推理的舞臺劇喜愛度很高。
除了《圣女的救濟》,在中秋檔后上演的中文原創音樂劇《靈魂擺渡之永生》和阿加莎·克里斯蒂經典推理劇《意外來客》也同樣備受歡迎,目前售票已過半。
“不管是否是懸疑推理類,無錫觀眾偏愛看話劇、音樂劇,是毋庸置疑的,這類劇目一直都是我們劇院排片的重頭。”崔建彬說。記者從票房排名名單中發現,丁一滕導演作品《傷口消失在茫茫黑夜中》、話劇《紅樓夢》全本、互動體驗式話劇《語文課》、天津人藝版話劇《雷雨》,票房成績均在前列,除《傷口消失在茫茫黑夜中》的其余話劇作品,上演時間幾乎都在10月中旬以后,是2022年文化藝術季精品劇目演出內的劇目。話劇迷小美告訴記者:“去年無錫文化藝術季我沒有搶到票,今年就先下手為強。”
女性觀眾占比七成
在眾多演出中,《英雄歸來——致敬中國動畫百年交響音樂會》的群體熱烈討論度,讓記者有點意外。不難發現,音樂會演出的這些作品全都出自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——擁有六十五年歷史,作品占據70后、80后幾乎所有童年回憶的國有動畫企業,“出道即巔峰的中國動畫,讓人欲罷不能。”86年的婷婷從事企業辦公室工作,她本身是一個動畫迷,她告訴記者,相信大部分人與自己一樣,愿意為其“買單”的理由就是“回憶殺”。
《哪吒鬧?!菲^,有來自戰國的曾侯乙編鐘的聲音;《三個和尚》里代表小和尚的是板胡,墜胡表現胖和尚,瘦和尚對應管子;《大鬧天宮》使用了西洋管弦樂隊加特色民族樂器的編制……“對于很多人來說,這就是我的回憶,我的童年。”81年的白領秦雨表示,那些音樂能喚起內心的聲音,也能想起第一次去鄰居家看電視的場景。
像百年劇團經典國粹皮影戲《西游記》、鄧麗君金曲演唱會、李宗盛作品音樂劇《當愛已成往事》,以及楊麗萍作品2022版舞劇《孔雀》,也成為了一批無錫粉絲打卡的目標演出。崔建彬告訴記者,這類的劇目都是為了喜歡“回憶殺”觀眾準備的,“無錫喜歡走進劇場觀看劇目的觀眾年齡層是偏向年輕化的,20到35歲的觀眾占比非常高,而女性觀眾占比達70%。”
古典藝術有待破圈
本土傳統戲曲以及古典音樂比較小眾,對于大部分觀眾來說“有門檻”。崔建彬表示,今后大劇院會不定期引進本土戲曲以及古典音樂會,普及、培育這類市場,也讓無錫市民可以近距離感受不同舞臺表演的魅力。
即日起,無錫市錫劇院舉辦的“強國復興有我”——“喜迎二十大 幸福連萬家”系列演出活動在錫劇藝術中心和無錫市演藝劇院進行,觀眾可以從原創錫劇《惠山泥人》中領略非遺錫劇與惠山泥人在舞臺上碰撞的華彩;從傳統折子戲《徐策跑城》《孟麗君·君臣游苑》中欣賞到新秀傳承錫劇藝術的不俗實力;從錫劇小戲《明天我就嫁給你》看到當代年輕人的豐富生活形態。
據悉,從8月開始無錫已上演了14場“古典”主題的演出和講座。古典音樂愛好者李桂溪表示,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就像文言文和白話文,雖然都不乏精品,也無高下之分,但很明顯前者的欣賞門檻更高,久而久之古典音樂就成了曲高和寡的高雅藝術。
?。ㄍ韴笥浾?瓔珞)
Copyright(C) 1998-2022 wxr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蘇)字第00306號
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